今天是:
在线天气:
通知公告
 
站内搜索
   
规章制度
  更多>>
做新时代“三有”青年
张 南
发布时间:2018/1/31 15:44:53      浏览:(888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有一句很动情的话:“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我觉得这话说得真精彩,非常大气,非常提气,那些年轻人听完后肯定是备受鼓舞。后来通知我参加这个座谈会,我才突然发现,原来我也是青年人,这话也是对我说的。

我还是青年人这个事实际上给我的三观造成很大冲击。我记得过去有个说法,联合国定义说1524岁之间才叫青年,后来又附加了一个说法,管2630岁这一年龄段叫“大龄青年”。我这岁数按说怎么算也超龄了。接到这个开会通知后,我又上网查了一下,这才发现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变幻一直在变。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确定的年龄分段中,青年的年龄上限已经提高到了44岁。这么一算,等到二十大召开的时候,我还在青年这个队伍里,挺好。

今天我就以一个青年人的身份,展望未来五年的青春岁月,谈谈如何践行十九大精神,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人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要求。这是一个全新表述。记得八十年代初,小平同志针对青年人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要求。两个时代,从“四有”到“三有”,表述的语言少了,总体的要求却更高了。

一、有理想

总书记说过,“理想信念就是精神之钙”。我们说的理想,包括两部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什么这么表述?理想这东西,就是一盏指路明灯,它不能离你太近,离近了只能照亮你前面的一亩三分地,你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同时它又不能离你太远,离远了你光是昂首前行,没法低头看路,难免要磕磕绊绊栽跟头。所以我们干脆把理想分成两盏灯,一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近光灯,照脚下的;另一盏叫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远光灯,用来指引前行。这一近一远两盏灯就是我们的初心。我们总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就像毛泽东同志说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所以理想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记在心头的,关键在于“坚守”二字。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把理想进一步细化,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相结合。我想起去年看的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它的宣传语也非常感人,就六个字:“择一事,终一生”,这就是坚守;我想起这几年带过的新疆班学员,他们口头经常挂着一句话,“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这也是坚守。我来党校工作,到今年正好十年。一路走来,感谢领导的关怀,感谢大伙的帮衬。今后日子还长,我也希望能跟咱们在座各位青年人不忘初心,携手同行,青春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党校繁华。

二、有本领

什么叫有本领?答案大家见仁见智。我认为有本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有知识,二是要有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说到知识,我想起以前我讲伊斯兰国时引用过的一句话,“善的对立面并不一定是邪恶,而是无知。邪恶只是它的附属品。”可见无知多可怕。比无知更可怕的,是无知而不自知,无知却不求知。当前我们在工作方面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党校日益增长的工作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学习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要加强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

相对于知识而言,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更为重要。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满腹经纶,倒不出来也没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多接受磨炼,经风雨、见世面、接地气、求真知,什么工作都干干,什么技能都练练,什么考验都试试,什么苦难都尝尝。毛主席说过,“嚼得菜根百事可做”。青年人只有通过长期的历练,才能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发挥更大作用积攒后劲、储备力量。

三、有担当

好莱坞大片里有句经典台词:“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讲的就是担当。如果说有理想强调的是“能想事”,有本领强调的是“能干事”,那么有担当强调的就是“能担事”。“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谁都会干,“临危受命”的角色可不是一般人能担起来的。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词,叫做“佛系青年”,我总结一下,核心精神就是“有也可以,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往事随风,未来随缘”。人际关系倒是和谐了,工作也没人认真干了。其实这个“佛系”也是假佛系,佛教讲的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这就是担当;地藏菩萨讲“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也是担当。佛教一些好的东西没学到,把皮毛的东西学会了,然后标榜自个是佛系青年,这就本末倒置了。所以作为新时代三有好青年,要把担当精神记在脑里,刻在心头,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较真时就较真,人人踊跃,事事争先,把工作做好,把党校建设好,才算对得起“党校人”这个身份。




版权所有: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丹东市行政学院 丹东市社会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