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天气:
通知公告
 
站内搜索
   
规章制度
  更多>>
中央党校学习情况汇报
蒋金娜
发布时间:2015/5/21 14:11:07      浏览:(12209)
  

在学校的支持下,两个月的党校学习结束了,收获很大。我还记得在821日,学校的几位领导专门给我们开了一个座谈会,在会上几位领导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要求我们开阔眼界,遵守纪律,多看多学习;从本人来说,我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听课,遵守纪律,真正地静下心来,边学习边思考,不仅开阔了眼界,听到大师的讲座,在专业上有了积累,在教法上有了体验,尤其是丰富了人生的阅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在这里要再次感谢学校所提供的支持。

下面我将我的主要学习成果汇报一下。根据中央党校的课程安排,我主要上了民生与社会建设专题班的专业课,和党校统一安排的基础课,另外经过协商,10月中旬我开始到中青二班随班听课,此外还参加了党校组织的讲座和文娱活动。一共有10周的课表,根据课程设置和我听课的情况,我打算用表格来说明问题。

当代世界经济系列

课程名称

授课人

主要内容

简评

备注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

张伯里

经济形势简介

把我们都知道的东西给点透了

提纲挈领

当代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与未来走势

潘悦

全球贸易与中国贸易

数据非常丰富,全是图表和表格,在礼堂后面都看不清

例子举得不是很合适

国际货币体系

李扬

货币体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听完后就记住了一个结论:人民币想成为外汇的储备货币还得几十年的时间

社科院副院长

当代世界法制系列

课程名称

授课人

主要内容

简评

备注

走向大国的中国法制

徐显明

梳理了建国以来的法治法典

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大国,这个问题讲的特别详细

原山东大学校长

法治文化的培育与认同

龚廷泰

价值的法理学思考

专业性强,博登海默的价值位序排列

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

文明转型与法制现代化

张恒山

主要是西方各国的法制现代化

商工文明的概念是张教授开创的

董院的导师

当代世界科技与当代世界军事

课程名称

授课人

主要内容

简评

备注

高端制造技术前沿

吴澄

信息化助推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我对大数据时代买披萨印象深刻

工程院院士

科学技术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王克迪

科学成就新进展,未来十年科学技术可能的新突破

这个课比上一堂科技课容易理解

作为文科生我也就这个理解能力了,能分清科学和技术不是一回事不错了

当前大国军事战略转型及启示

赵小卓

美、俄、日、印度军事战略态势及战略转型共同趋势

有一种如数家珍的感觉,特别关注中国的撒手锏

中国从棋子变棋手,我们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对手了

当前世界军事发展态势

肖天亮

中国军事如何应对当前军事发展态势

听了这么多课,第一回听到涉密的课程

829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推进我军军事创新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肖天亮是这次学习的主讲人

战略思维专题课

课程名称

授课人

主要内容

简评

备注

提高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

段培君

战略思维的本质和特征以及如何来把握

这种课确实不好上,涉及到概念的介绍总是很枯燥的,特别是上升到一定高度

中规中矩

战略预见与危机管理

胡卫

911和福岛核危机的启示

非典爆发图完美的演示了预见与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尽管我们的危机管理是不错的,但是如果能够更早的干预,损失不会那么大

不过正是因为我们有这个教训,所以在疾病防控上建立了早期预警机制

国家软实力竞争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赵磊

超越“崛起困境”的四大努力

我终于厘清了软实力的资源和软实力它们不是一回事

我对课件中罗马城中那个上千年还在使用的建筑印象深刻(档案馆)

国际战略重心的演变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刘建飞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中美关系现在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我们只能积极应对,无法回避

   体会一:看中央党校的教学安排,我们才感觉出党对中高级和中青干部的培养称得上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什么知识都得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教学。我上面所列的课程是当代世界系列,包括当代世界经济、法制、科技、军事,估计还有其他方面,我只听到这些。我听完这些课的整体感受是基本了解了我们中国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之中,对当前世界形势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能够更好地来定位当前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这能更利于我们制定国内的政策。发展主要靠内因,可是我们不能忽视外因的重要作用。另外我把在中青二班上的最后一个专题单元,战略思维专题也列入当代世界系列中,从我已经听得几节课来看,主要是培养战略的外交思维。从教学的师资来看,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这种课能够丰富人生阅历,确实也开阔了眼界,但是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大。

   最后听得两个报告是当代军事,这两位老师也很有意思,一位是鸽派,一位是鹰派,当然我不了解具体情况,只是听课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通过授课是能感受到他们的倾向性的。我在中央党校上的最后一节课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是第一次听到涉密的内容,因为肖少将嘱咐内容不要上网,开学第一个报告是国安局来做的,根本没让我们听,这次也是弥补一下遗憾了,我也听到涉密报告了。另外这位肖天亮少将是个大拿呀,人家才给中央政治局讲完课。

                                                      形势与任务报告

课程名称

授课人

主要内容

简评

备注

我国银行业改革与监管

尚福林

关于民营银行试点工作

专业性很强

尚部长的声音慢慢悠悠,听久了都有了催眠的效果,不过反过来一想,搞银行监管的,急性子肯定不行,人家稳是有道理的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王作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

学到了不少宗教知识

王部长讲的意犹未尽,我听得意犹未尽,王部长说不要拖堂,我倒是情愿他拖堂,没听够呀

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

黄丹华

国企改革情况

她在念报告

这是位女部长,但是太不给力了,整堂课在念报告,而且拖堂,中午在食堂还有学员在抱怨

习近平关于网络安全的讲话

鲁炜

“占中”背后的网络交锋和幕后工作

这是我听的最激情澎湃的报告

鲁部长激情澎湃的报告深深感染了学员,报告中多次响起学员的掌声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朱之鑫

当前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我们现在中国有好多新常态。我来到中央党校重点学了一个单词“新常态”

这是位学者型官员,这种官员卸任后可以到大学里讲学,讲的还能很好。有的官员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加强检察监督保证法律实施

曹建明

中国检察机关与法律监督

发生冤假错案总是让人痛惜,人生都如此艰难,被判错的监狱中的岁月将如何难熬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百度了一下他的简历,说他的现任妻子是王小丫,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体会二:如果说当代世界系列是了解外因,那么形势与任务报告则是了解内因。我们已经知道了当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那么当代中国又是什么情况呢?通过这些报告我们能够了解到当前中国正在发生什么,我们正在做什么,我们将要做什么。这些课的教师都是部长或副部长,级别之高是最大的特点,而且上个系列的专家的课我们可能通过外请也能听到,而这些部长的报告除了在中央党校,你是听不到的,这是中央党校的教学特色,任何党校也学不来。我也想起了在省委党校学习时,也请过省政府的官员做过报告,到市委党校后也听过咱们学校请过市里的领导做报告,但是这个频率和级别是怎么也比不上中央党校的。

党史课

课程名称

授课人

主要内容

简评

备注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失误及面临的挑战

谢春涛

为什么犯了错误还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我想听一听怎么犯的错误,这方面还是没怎么讲

听完课,有学员评论,谢教授的课能够增强认同感,这是很有感染力的课,你会有种“就是这么一回事”的感觉

陈独秀的历史功过

祝彦

对陈独秀的公正评价

一代人杰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潮,盯着历史人物的私德,翻黑材料,有的人的私德是不过关,这不能否认他们在当时的历史进程中的进步作用

中国共产党情侦保卫工作的历史经验

徐焰

揭开情侦工作的面纱,总参二部

不管是课还是课件都非常的精彩,这些可能也不是秘闻,但普通人确实了解的少,或者被谍战剧误导了

课精彩所以注意力很集中,结果我听到了徐少将不经意间流入出的对草根的态度,我感觉很不舒服,他应该是个二代,我查了一下,有的说他父亲是徐海东,不知道准不准确

在历史转折关头的张闻天

刘宝东

在历史转折关头发挥重要作用

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总书记的讲话,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少有的文人,书生进政坛并不理想

专题班基础课

课程名称

授课人

主要内容

简评

备注

列宁晚年著作导读

王中汝

列宁晚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思想

1921-1924短短三年时间的思想开启了新的阶段

可惜只有三年时光,历史是不容假设的,但是假如列宁再活的时间长一点,假如斯大林没有上台,总之,苏联对中国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前面的那块镜子照着我们前行

《共产党宣言》导读

周为民

宣言的现实意义

这短短的文章有这么不可思议的力量

这是共产党人的圣经,其实党校老师就是传道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王怀超

十八大有可能进入一个新时代,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老交替

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提法,确实是太长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统一表述的想法很好,但估计实施不了

王教授是真敢讲呀!不过在党校再不敢讲点真话,还能在哪儿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拓展

谢春涛

文献说明问题,从一大到十六大

谢教授的功底完全体现出来了

有的老师科研水平很强,但未必能够会讲课,讲好课,谢教授的课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他的课确实有魅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秦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比较优势和完善

这个课是很有说服力的

这种课听过很多次,但是还是中央党校党校的老师讲的有深度,有说服力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辅导

韩庆祥

学习讲话的两个阶段:初步学与深入学

从哲学的高度来总结总书记的讲话

有高度,但是并不难理解,深入浅出,这是需要讲课功力的

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研究

李建华

科技哲学角度的科学发展观

李教授的口才都能去说相声了

课听的很热闹,听完后没什么深刻的印象,当然这是一堂好课

推进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王长江

党建理论

如何保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创新和改革是关键

如果共产党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要,老百姓是不会一直支持共产党的执政的,必须是党适应百姓,而不是百姓适应党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优良传统

曹普

我们的党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

我感觉这种课,不但要多讲,受众不应该只局限于领导干部,凡是党员都应该听一听

我们的探索是曲折的,在看到我们的党在走弯路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想回到过去提醒一下的感觉

当代领导干部道德建设

靳凤林

基本上也是三段式

水平是高,听这个课我受益匪浅,结构一样,内容也差不多,但是理论深度是我比不了的

道德榜样的可学性(毛与邓的比较)

体会三:我把全校上的党史大课和几个专题班都要上的基础课放在一起总结的原因在于,这些课实际上讲的是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我们党90多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取得的成绩,经受的挫折,做过的探索。为了更好地执政我们党还要做哪些努力:包括党建的问题,党的领导干部的道德问题。我们从经典中汲取力量,从苏联的教训中总结经验,我们在对自己错误的反思中,走出自己的道路。上完这些课才会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有更清晰地认识。

这些课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文献的使用,看这些教授按照党和政府的文件,按照历史文献来把课串起来,才明白剑波校长总是要求我们看文件的深刻意义。我看的还是少,还是浅呀!

专业课

课程名称

授课人

主要内容

简评

备注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

严书翰

马恩的社会建设思想

马恩著作是百宝箱,什么都能找到

与严教授偌大名声相比,课精不精彩已经不重要了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梁波

社会建设的历程、内涵、思路和对策

我就喜欢这种课,总论式,听完后对这个问题有个基本的了解

这种课一定是能够提的起来的老师来讲,这位老师讲的很好,当然也有讲的不好的

社会公正与社会建设

吴忠民

我们目前社会发展情况的历史定位

社会公正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吸取教训,千万不要陷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

这个课我在中青班还听了一遍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李慧英

目前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我总有一种感觉,问题总是能够列出来的,关键是对策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

道和术的问题。中央党校的一位老师提出我们党校老师讲的是道,术的问题需要领导干部自己实践

养老难题如何破解(案例分析)

青连斌

养老服务体系的三种模式

我很怀疑这个案例能够有多大的借鉴意义

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有多个专题涉及到了

我国的结业战略与就业政策

张弥

中国就业的有关情况

中规中矩

总感觉哪儿好像差了一点,我还没找到原因,如果找到了原因,对我都是提高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

向春玲

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的思路

对这个问题我早就关注了,听完课后加强了我的理解

她课件的毛病一大堆,学员给她指出来了,当时就想到了郝老师的火眼金睛

城乡发展与城乡社会(案例分析)

谢志强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

好的案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推广,我总是很怀疑

谢教授的科研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赵宏

政改的三派观点

政治发展的方向有三条路不能走这是明确的,但往哪走不明确

一定要改革,不能怎么改这都是明确的,但是具体怎么改我们没有共识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青连斌

基本框架和工作重点

在社会保障问题上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这种课听完后总是有一种紧迫感,可惜只能干着急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

陈宇学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中国人口发展战略,而不是社会学角度

我们享受了人口红利,也得承担老龄化的后果

我有时候就想生在80年真是尴尬,改革的红利不一定能够分享多少,改革的阵痛是一定会承受的

创新社会治理

谢志强

社会治理治什么;谁来治;怎么治

问题点得很透,关键是相关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落实

这是我听得谢教授的第二次课,感觉比上次案例式要好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李宏伟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展开

雾霾版的“北京、北京”听起来真是应景

我们确实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这绿色gdp打算怎么评估,还在摸索当中

体会四:民生班的课结束后,我到中青二班听课,正好也是社会学的专题,直接就衔接上了,只有一节课是重复的。这些课涉及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是焦点问题。他们所涉及的问题都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是需要系统解决的问题,是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这些课我们对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各种问题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用仓央嘉措的诗来形容“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你在或者不在我都在这里”。问题就摆在那,我们无法回避。我们现在是看到了问题,但是我总觉得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的可操作性不强,也许这些设计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这是新的考验,考试的方法弄不好又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试试再说。

自由参加讲座

课程名称

授课人

主要内容

简评

备注

国学与人生智慧

王杰

国学

整堂课下来就是最后他背的几个名篇有印象

这是在党校上的第一堂课,很失望

后危机时代欧洲与中国的应对

赵柯

欧债危机也是欧洲机遇

问题讲的非常透,终于知道欧洲为什么别扭了,我们想跟他们愉快地玩耍,他们不带我们玩

这是位年轻的老师,专业能力很强,教态差点,不过这不是重点,内容足够精彩

亚太地缘格局新变化与中国周边外交战略调整

陈积敏

乌克兰危机

与欧洲相比,家附近的事情大家都很熟,这课上起来就有点难度了

这也是位年轻的老师,真的得给机会让年轻老师成长,包括我在内,多讲课才能讲好课

重庆谈判与三国四方博弈

张卫波

蒋介石日记

针对网上流传的一些说法,摆事实,比如蒙古独立的问题责任还是在国民党政府

每周二晚上的讲座好像是中央党校锻炼年轻老师的舞台

战后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及其启示

袁辉

美国经济金融化的经验教训

美国重提制造业,我们不应该再走美国的老路,小心陷入经济金融化的陷阱

这些年轻的老师在专业上都很有功力,而且专攻一个方向

人文的城市

陈宇飞

城市的三次转型

算一算你的生态足迹

我这么爱吃肉,生态足迹肯定深,从环保和减肥两个角度都应该少吃肉,做个素食主义者又太难为自己了,矛盾呀

体会五:这几位老师在讲课时经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听他们讲课就像是在照镜子,因为他们的问题我也犯,紧张,口头语,语速一时快,一时慢,没有升降调,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不是说他们讲课有多么的好或是不好,我感觉就是讲的少,我到党校以后,讲课的机会也少,一年可能就讲个两三节,就是欠练习,所以每次试讲就紧张,听到意见就更紧张了,有时候上课反倒比试讲时放松些。不过我也发现了,如果教学内容足够精彩的话,是可以弥补教态的,因为中央党校有很多的教授普通话不标准,带有浓重的口音,但是精彩的内容使大家的注意力更集中了,要不然都听不清。这些年轻的老师在专业上都很有功力,而且专攻一个方向,学的很专。这就是我的努力方向,因为我肯定不会有播音员的声音,但是我可以有评论员的深度。

讲人文城市的老师是一位教授,他也是我听得最后一节周二晚上的讲座,他的声音非常深沉,像央视的播音员,讲的内容也有吸引力,我感觉都要陶醉了,这是一次完美的收官,这是努力的方向。

外请专家讲座

课程名称

授课人

主要内容

简评

备注

走进音乐世界

周海宏

经典音乐何需懂

他打开了一扇窗,其实道理大家都懂,音乐好听就行,为什么非得去了解它的意义,但是能用这么高大上的语言总结出来是真的有才呀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他的课件做的太有水平了

领导干部心理调适

郑日昌

应对压力

与课相比,做了十年矿工的人生经历更精彩,上完课后,我进入了他的网站,看到他写的人生自序,也是受益匪浅

北师大心理学博导,宽甸毛甸子人

领导者的演讲艺术

闻闸

如何当众讲话

很有实用价值

这是真正会上课的老师,你的注意力都在其身上,根本不会跑神

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

原新

单独二孩政策带来什么

这个问题讲的很透,单独二孩政策带来的影响是微观的,对我们的人口发展大势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他留了互动时间,我提了一个问题,自我感觉这个提问还是有点水平

文娱活动

活动名称

表演者

主要内容

简评

备注

企业家论坛

五个央企老总

国企改革

比那位女部长讲的明白多了

有炼钢的(鞍钢)造导弹的(中航)中海油的;卖保险的(中保)

闽剧《兰花赋》

福州闽剧

这是一个反腐倡廉的剧目

这个剧以古喻今,唱词不但优美,而且很接地气

开始还以为听不懂呢,没想到感觉很好

新疆班六十年歌舞表演

东方歌舞团

水墨中华

美的享受,看现场的感觉是看电视没法比拟的

还有两个新疆的演出单位也有演出

电影

伊朗、法国、中国

伊朗的电影很接地气

法国的是一个商业片,但是放片之前,那个男老师的十分钟左右的介绍词太精彩了,有一种在豆瓣看影评的感觉

中国的都是记录片,我已经看过毛泽东、周恩来

体会六:最后的一个单元我把外请专家的讲座和文娱活动,还有我利用休息时间去过的一些博物馆和景点放在一起总结。我们已经知道了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现在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现在的党是什么样子,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也能有一些判断。那么你自己是个什么样子,你未来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的判断吗,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呢?这是我在听这些课和参加这些活动,参观各种场馆之后思考的问题。党校对干部的培养是按照君子六艺来的,音乐、心理、演讲,要使你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人才,不一定要精,但是多少都要懂一些。这些课都非常精彩,是难得的心灵洗礼。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郑日昌教授的人生经历了,大学生,十年矿工,九死一生,研究生,留学生,最后到达事业的高峰,人生的高峰。他在自己网站上的那个人生自序比课本身都要精彩。向旷达的人学习,才能海阔天空。正好我在外出坐公交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知情老太太,她的人生就很失败,经历都差不多,18岁下乡,40多岁返城,每周一去上访,她的口头语,堂堂的北京市民没房子,你们年轻人知道我们吃了多少苦。这是鲜明的对照组。我要努力学习郑教授,千万不要成为知情老太太。

对北京的印象,头一个月爱北京,便利的交通,丰富的人文景观,能够享受到的资源是不可想象的;第二个月恨北京,雾霾天,高昂的出行成本(坐地铁走一个小时都是正常的),有一天我上午到首博,下午去自然博物馆,在路上的时间是三个多小时。我在这两个馆也就待了差不多的时间。

总的来说,我在党校的学习可以总结为四个词:心态;教学;阅历;信心。

从心态来说,在党校学习期间好像时间是静止的,外面的纷扰是干扰不到的,难得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缓解了急躁的心理,以前总是有种追赶的心理,没有方向的追赶,盲目的着急,自己也不知道要追什么。

从教学来说,找到了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只有多看,多走,才能多思考,才能讲好课。多看书,多调研,形成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课才能有灵魂。

从阅历来说,知道了那么多你不知道的,去过了那么多你没去过的,见过了那么多你没见过的,感觉不白学,不白来,足够了。

从信心来说,中央党校党校老师讲课也用三段式,没有几个人拥有好声音,有差距,但不是天上地下的差距。再说他们研究的问题是全国的问题,是顶层设计的问题,我们市委党校任务也没那么重,我们研究的是全市的问题,范围没那么大。全国的问题我们没信心研究好,把全市的问题研究研究,或者为了增强信心,专门研究一个小问题,只要研究透了也行呀!

最后,要感谢学校给我的这次机会,希望如果有机会的话再多去学习学习!

版权所有: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丹东市行政学院 丹东市社会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