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天气:
通知公告
 
站内搜索
   
规章制度
  更多>>
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丹东市委党校 徐祝申
发布时间:2015/5/3 15:29:14      浏览:(9884)
  

    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功能,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一项基础性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和特点,十分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进行廉政文化创新的艰巨任务。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廉”是指人对待财利的一种正确态度。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廉的基本要求是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这是先进的义利观。在这种义利观指导下,行使公共权力的行政过程就是廉洁从政。在封建的历朝各代,廉政作为一种理想的政治理想,曾对封建政权的巩固产生过积极影响,但由于封建政权本身的局限,廉政不可能成为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在本质上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廉政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廉政的主体即是掌握一定权力的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而客体即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主体和客体相互统一,具有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在新时期,如何处理好廉政主体与廉政客体的关系,这就涉及廉政文化问题。廉政文化就是在廉洁从政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及其指导影响下形成的廉政意识、廉政制度、廉政作风、廉政行为等各种要素的总和,廉政文化是与那些极端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为代表的腐败文化格格不入和完全对立的,它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廉政文化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石,以正确的权力观和群众观为准绳,指导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形成昂扬向上的廉洁为民的行政作风和行为。具体来讲,廉政文化应包括三个层面:树立牢固的廉政意识,营造健康向上的廉洁氛围这是廉政文化的第一层面;创新廉政法规、制度,构建廉洁从政的评价标准,这是廉政文化的第二层面;形成科学的廉政思想和理论,,养成廉洁从政的行动和作风,这是廉政文化的第三层面。政府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就是以廉政建设和廉政活动为基础,通过调动和发挥文化的功能,将政府机关廉政建设的基本要素辩证地,发展地和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廉政文化进行的哲学思考和创造性构建。从概念的微观层面分析,政府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大致有五个方面的基本要素需要构建和完善:

1、廉政价值观的构建。这是廉政文化建设之魂。廉政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即权力观和利益观等)处于廉政文化建设中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廉政文化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教育广大群众,才能在全社会确立廉洁的价值取向,培养廉洁的理念追求,逐步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文化条件。我们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在批判反动腐朽的从政价值观念的同时,向广大公职人员灌输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总指导的廉政思想,意识和理念,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2、廉政法规制度的构建。这是廉政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条例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廉政法规制度体系,不仅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法规保障,也奠定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但与廉政文化建设的高标准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法规制度的缺陷和不足,立法建制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实施法律制度,真正解决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问题值得很好的研究和探索。

3、廉政组织体系与人员队伍的构建。遍及于社会行政和管理等各个层面和系统的廉政组织机构及人员队伍,既是开展党风廉政工作的主体,又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如果没有健全的廉政组织体系和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廉政文化建设将无从谈起。

4、廉政活动体系的构建。从一定程度看,文化只有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活动是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没有活动就没有文化。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廉政文化活动,提高整个社会的廉政认知水平,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方式,着力营造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和人人思廉、人人憎贪的良好环境。还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使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和进农村,在全社会形成崇廉护廉爱廉的风气,使得党的廉政思想、理念、制度等渐次深入人心,逐步转化为党员个别自觉的廉政行动。

5、廉政活动评价机制的构建。大量事实证明,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活动评价机制,以引导和保证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廉政文化建设也要探索和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科学严谨的活动评价机制。这样才能使廉政文化建设既有活力也不会偏离正确的导向。上述五个方面是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实际实施中要统盘筹划,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突出不同的建设重点。

二、政府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误区

政府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廉政文化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部分已经深入人心,已经对广大的党员干部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政府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和误区:

(一) 重实际操作,轻理论研究。政府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实际操作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和务实的作风开展得有声有色,生机勃勃。一些廉政文化活动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习惯,也推陈出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廉政文化精品,略显不足的是在政府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实际操作,轻视理论研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科学理论指导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深入,科学理论作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不竭的力量源泉,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强大有力的思想武器,能够促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更为长久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促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更具思想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二)重应急性,轻长期性。大力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需要避免病急乱投医,避免短视盲从,避免仓促应急。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艰巨、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把它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长期开展、不断深入。

(三)重治标,轻治本。相对于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求我们建立长效治本、相得益彰的机制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开展。长期以来,我们在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过度注重临时治标之策,忽视长治本的制度。只有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中注重科学立法,规范制度,成为国家法律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才能够发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四)重上级指示,轻自主创新。由于传统的思想至今影响着社会体制的原因,在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中,还存在一些单纯重视上级指示,唯上是从的现象,在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主观盲目,刻板盲从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为我们今后在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中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创新的空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通过理论创新的指导不断推动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促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理论指导和政治保证。认识清楚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障碍和误区,有利于我们探索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政府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大力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廉政文化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基础入手,抓住重点,分阶段推进。笔者认为,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抓住关键,在机关中大力培养廉政理念。“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防其本”。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引导党员干部形成共有的廉政理念和精神支撑,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防止在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前失去自主性。而廉政理念的形成、发展和确立是一个不断培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注重传承古代廉洁守节、修身养德等传统廉政文化,又注重弘扬民主公开、尚法重诺等现代政治文明;既注重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又注重进行廉政文化理沦研讨;既注重思想道德观念的培育,又注重从政守廉行为的规范,积极倡导廉洁奉公精神,着力培育廉政理念。首先,可利用多种形式演廉展廉。我们可以依据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生活素材,创作廉政文艺作品,举办文化赛事,繁荣廉政文艺。其次,可利用正反典型促廉警廉。加强示范教育,可以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深化警示教育,可以强化腐败风险意识。近来,我们就可以集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光进事迹,举行“学先进,保廉洁”先进事迹报告会。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王怀忠、李真等腐败案件电教片,推荐发送《地狱之门》等警示教育读物。正反典型教育会对党员干部产生触及灵魂的震撼效果,能够极大地影响和促进廉政理念的形成和确立。

二要注重营造优良文化氛围,着力于先进文化意识的培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必然会对我国文化进行渗透,必然会引发社会文化观念的多样性,从而导致文化理念发生深刻变化。警惕酉方自由主义和不良文化腐蚀,同时防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不良现象渗透到廉政文化中来,高度重视先进文化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刻不容缓。“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环境造就人。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是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多方面整合廉政建设资源,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首先,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机关氛围。良好的机关廉政环境不但对党员干部会产生直接的持久的熏陶效应,而且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在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以“艰苦奋斗,廉洁从政”、“读书修德、以德律己”、“勤廉为民、水葆光进”等为教育主题,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机关干部廉政意识。突出抓好以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为重点的从政作风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求真务实、为民执政意识;并针对机关党员干部多、权力相对集中、知识层次较高的实际,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注重教育效果。其次,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舆论氛围。舆论能唤起人们的监督意识,对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明确的导向。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覆盖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的特点,及时通过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通报反腐倡廉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舆论的宣传、监督、警示和导向作用。

三要注重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着力于公务员示范效应的发挥。任何一种政治制度,任何一个公共权力机关,如果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那么它势必会衰颓和腐化。这种现象,已被历史事实所反复证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也概莫能外。“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震惊中外的大贪官成克杰,案发后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官当到了我们这一级,就没人管了。”贪官的自白从另一侧面昭示人们,只有被有效地制约的公共权力,才不至于被滥用、被错用。深入改革现行的权力监督体制,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住腐败风气的蔓延,树立政府清正廉洁的形象。廉政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和体现者是广大公务员,尤其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此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应该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模范实践者,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模范行为赢得广干人民群众的信任,有效地带动清廉党风政风的形成。当然,领导干部在廉政文化中的示范作用,仅仅靠思想道德教育和个人的自觉性,还是不够的,要形成一套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机制。“约之以典章,规之以法纪”。 廉政行为受廉政制度的决定和约束,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的规范化表现形式,也是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因此,政府机关廉政文化的建设要从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入手,加强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使公务员的示范作用得到应有的彰显。

四要注重创新,着力于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创新是廉政文化的生命,是廉政文化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的体现。廉政文化应该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不同地区和部门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和干部队伍素质状况。因此,不同地区或部门的廉政文化,应该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上,突出各自的独特风格,形成具有各地特色的廉政文化。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依靠党委的统一领导、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体现反腐倡廉内容,为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各地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使廉政文化植根于多元文化的肥沃上壤中,努力构建既有深刻思想性,又有广泛渗透性和有效教育性的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只有共性与个性的有机融合,才能使廉政文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展示其鲜明特色与感召力。

    总之,政府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立足长远,着眼当前,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我国反腐倡廉的实际紧密结合,总体把握,分步实施,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保障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丹东市行政学院 丹东市社会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