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天气:
通知公告
 
站内搜索
   
规章制度
  更多>>
丹通经济带产业合作前景分析
周静言[1]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辽宁 丹东 118000)
发布时间:2015/5/3 13:44:55      浏览:(8668)
  

尽管丹东和通化两市山水相连,但长期以来,受制于交通运输路况差、路程远,两市经济联系较为松散。但这一状况如今已经彻底改变,丹通高速公路和丹通铁路两条交通大动脉全线贯通后,丹东到通化的铁路里程将由目前的635公里缩短为321公里,公路里程由340公里缩短为260公里。丹东与通化将进入2小时经济圈,两市进行产业合作已经是大势所趋,并且合作前景广阔。

一、    一现代物流产业合作

依托东边道铁路、丹通高速公路和丹东港,两市的物流产业合作双方都是受益者。从通化直达丹东港的距离,比通化到大连港的距离短508公里,节省运距三分之二。以通钢为例,2008年通钢进口及国内采购精矿粉达到752万吨,如由丹东港经东边道铁路运至通钢,每吨将节省20元,就此一项可以每年为通钢节省运费1.5亿元。此外,通化市的水泥、粮食、木材、医药、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瓷砖装饰品的进出口量每年也达到2500万吨左右。通化将成为港务、港口仓库、海关和检验检疫、保险、结汇、航运代理及外运机构内移至陆地中心城市的陆路运输中转、集散场所和在港口与陆地间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陆地港口,将使通化成为带动周边的货物中转中心。2013年丹东港的货物吞吐能力1.2亿吨, 2015年将建设成为亿吨现代化港口,丹通经济带的打造无疑会增加丹东港的货物吞吐能力,加快港口建设与管理水平,以承接东北城市群物资转运重任,发挥丹东作为东北东部出海通道的重要作用。

因此,两地应联手完善商品市场,发展物流与贸易合作,建设区域性农副产品统一市场;积极协调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设施的共享与整合,建立一个大区域物流圈;支持和鼓励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结成物流联盟,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积极发展专业性市场,像电子市场、中药市场、纺织品市场等,通过物流配送联合起来,走特色、专业化道路;鼓励跨地区的连锁经营,特别是要以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突破口,培育和发展一批跨行政区经营的大型物流集团,以此带动区域合作跃上新台阶。

二、旅游产业合作

丹东旅游资源占地面积为全市国土面积的10%。现已开发形成的主要景点24外,其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7处,国家AAAA级景区5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8处。拥有凤城市凤凰山乌骨城、宽甸县牛毛坞镇城顶山高句丽古城两处古高句丽遗址。作为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的城市,年接待国内旅游者586万人次,入境旅游者近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余亿元,约占全市GDP13%

通化市是通往长白山天池的中转站,旅游产业基础条件较好。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13处,其中4A级景区3处,有6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世界文化遗产——集安高句丽遗址、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群、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靖宇陵园及五女峰等国家级风景名胜独具特色。

可见,山水相连的丹东、通化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而且拥有广阔的合作领域。比如两市旅游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朝韩游客量大,且十分向往寻觅先人的足迹,但迫于交通不便,多数只是赴单一高句丽古迹游览。但随着东边道铁路和丹通高速公路建设,两市应把旅游合作作为实现两地区域经济合作的第一切入点。当前两市应迅速整合旅游资源,共同研究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策略,建设无障碍一体化旅游经济协作区,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共同策划推介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应重点围绕“高句丽文化游”做文章,开发“凤城市凤凰山高句丽乌骨城——宽甸县牛毛坞镇城顶山高句丽古城——桓仁县五女山山城——集安县高句丽王城——长白山天池”旅游线,借此整体提升两个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促进两市旅游产业大合作、大发展

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合作

丹东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产品种类多,品种全,几乎覆盖了整个汽车所需的零部件产品,其中轻型车桥、汽车发动机锻钢曲轴、汽车半轴、汽车增压器等产品,从生产规模到生产水平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形成了以曙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产业集群。2011年,丹东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2.6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9.8%

通化的第一支柱产业是冶金业,从2004年开始,通化举全市之力支持通钢发展,推动钢铁向精品化、制品化延伸,加快建设吉林省冶金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围钢经济”,年产值超过400亿元, 2012,围钢产业生产能力可达780亿元,,在目前已有的172家围钢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具备了为丹东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工配套的能力。

因此,两市应加快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合作,通过举办对接会,促进两市汽车电子工业产业的发展,交流产业信息、深化合作内涵;推动汽车电子工业产品与汽车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的配套对接,拓展拓展汽车电子工业产品市场空间,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构建合作平台共同协商丹通企业的产业合作、业务联系和信息交流;共同推动业内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电子相关企业到对方投资发展,协调组织企业进行商务交流访问及考察、采购、洽谈等活动。

四、医药产业合作

丹东现有16家规模以上药品生产企业,拥有一批有销路和影响的产品,如:丹东医创的“丹奥”、丹东药业的“复方木鸡冲剂”、丹东绿丹药业的“左炔诺孕酮硅胶棒”、丹东康复药业的“乳果糖”、丹东宏达药业的“甲硝唑盐酸异丙嗪”原料药、丹东倍奇药业的“头孢系列产品”、丹东联盛药业的“大输液系列产品”。但各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自主研发能力多处于空白,缺乏产品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90%以上没有核心产品和拳头产品。独特的地理气候使丹东拥有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近年来,丹东中药材种植发展迅猛,大梨树的五味子、振江的石柱参。农科院的短梗五加、宽甸和凤城的细辛天麻等产量都十分可观,但基本处于卖原料或初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极低,开发潜力巨大。

通化是中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现已查明的药物资源有1133种,开发利用的90多种,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级现代中药基地、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国医药城,已形成了医药产业集群并进入全国百佳产业集群行列。目前通化86个医药生产企业,有9个医药企业集团,4个上市公司。产值超亿元的制药企业有18家,修正、东宝、万通、益盛等8家企业进入全国中药工业利润百强。有73家企业的23条生产线通过GMP认证,制药企业的装备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未来通化市将致力于打造医药工业、医药商贸、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中药材基地、医疗康复等六位一体的医药价值链体系,以增强医药产业竞争力。

通过对比两市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两市医药产业合作潜力巨大,空间无限。短期内,在原材料生产领域,我们可以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把丹东的广大山区作为通化中药材生产企业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在药品生产领域,我们可以借助于通化的医药品牌效应,进行贴牌生产,或为通化市医药产业加工配套。从长期看应积极推进两市医药企业联合、并购或重组,共同发展壮大两市医药企业。

    此外,两市的仪器仪表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也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丹东正在打造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全国无水印染产业基地,借助于丹通经济带的桥梁作用,必将带动通化市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


版权所有: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丹东市行政学院 丹东市社会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